当前位置: 首页 > 决策参考 > 计划规划
佛山市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1年计划草案的报告
来源:本网-佛山市发展和改革局发表时间:2021-02-09 18:20
字号:

佛山市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执行情况与2021年计划草案的报告

——202124日在佛山市第十五人民代表大会第次会议上

佛山市发展和改革局局长 孔海文

各位代表:

我受市人民政府委托,向大报告我市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1年计划草案,请审议。

一、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冲击,全市上下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决落实省委1+1+9”决策部署,在市委的正确领导和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支持下,积极应对各种压力挑战,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全市疫情防控成果不断巩固,经济基本盘持续回稳向好,社会大局保持稳定。经初步测算,2020向市十五届人大五次会议报告的全市经济社会发展7项主要预期目标可全面完成,具体如下:

——就业保民生形势总体稳定,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决战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

——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48%实现控制在3%以内的预期目标

——居民消费价格上涨2.7%,实现控制在3.5%左右的预期目标

——外贸进出口增长4.8%,实现促稳提质的预期目标

——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62万元增长4.1%,实现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的预期目标;

——预计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幅度超额完成省下达十三五任务,实现预期目标

——预计主要污染物排放量下降幅度完成省下达任务实现预期目标

2020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情况如下:

  1. 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经济运行稳步回升。

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成果。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部署,成立市疫情防控指挥部,迅速打响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用三个月时间实现本地确诊病例清零,患者零死亡、医护人员零感染。派出援鄂医疗队人数居全国地级市首位,圆满完成医疗救治任务。组织企业复产扩产转产防疫物资,累计向国家、省交付防疫物资超过1500分批分级推进复工复产复商复市及时出台“共渡难关十条”“复工复产十条”等援企稳岗政策,推广应用扶持通平台,新增减税降费预计超238亿元深入开展“暖春行动”安排3000名联络员挂点联系2万多家企业,切实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毫不松懈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抓紧抓实抓细秋冬季疫情防控各项工作,疫情防控成果持续巩固。

经济基本盘稳中向好。出台实施佛山市全面落实六保任务维护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工作方案和《佛山市扩投资促消费稳外贸外资工作方案》,有力推动主要经济指标逐步企稳、持续回升,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0816.47亿元,增长1.6%。工业生产稳步恢复,规上工业增加值完成4924.88亿元,增长2.2%。投资增长扭负为正,固定资产投资增长0.8%规模保持在全省第3位。重点项目建设加快推进,成立重大工程项目建设指挥部,组织开展2020年上、下半年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投产活动,全市省、市重点建设项目完成投资1353.04亿元,超额完成年度计划消费稳步回升,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289.09亿元,下降10.8%,较上半年回升6.9个百分点。在全省率先开展市域范围促消费主题月活动,发放4亿元消费券,拉动消费超过20亿元。对外贸易逐步趋稳,完成进出口总额5060.3亿元,增长4.8%其中,出口总额4131.2亿元,增长10.8%

经济质量效益稳步提升。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三次产业比重调整为1.5:56.4:42.1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比重提高至50.2%市场主体增长稳中向好,全市新登记市场主体19.76万户实有各类市场主体94万户增长14.64%四上企业累计1.54,其中规上工业企业7727财政收入实现正增长,全市完成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53.29亿元,增长3%。金融运行稳健,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余额分别为1.92万亿元1.45万亿元,分别增长13.06%19.16%

  1. 坚定不移壮大实体经济,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发展。

制造业发展提质增效。制定出台市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和培育发展“2+2+4产业集群的实施意见等大力实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六大工程优势传统制造业完成工业增加值2272.4亿元,增长6.1%;先进制造业完成工业增加值2472.36亿元,增长4%装备制造、泛家居产业规模突破万亿元。深入开展大招商、招大商全市重大产业招商引资签约项目签约投资总额1237亿元新引进腾龙湾区数据中心、开源芯片基地、海天高端智能装备生态产业科技园、徐工建机广东基地等一批优质项目加快发展数字经济,出台实施《佛山市推动数字经济发展实施方案,大力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美的集团南海数据中心、顺德金融云等项目加快推进。加快培育壮大新能源及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牵头联合广州、深圳等7市完成国家燃料电池汽车推广应用示范城市群申报并通过评审积极创建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全国知名品牌示范区累计达13个,数量位居全国地级市首位;新认定细分行业龙头企业100家,累计达598家;累计参与国际/国家/行业标准制修订2166,发布第一批佛山标准10企业标准领跑者95数量位居全国第一

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增加值2823.1亿元,占第三产业比重62%现代物流业加快发展,成功入选2020年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名单,是2020年广东省唯一入选的地级市。现代金融加快提升,广东金融高新区核心区引进项目233个,新增注册资本343亿元;千灯湖创投小镇集聚私募创投基金类机构828家,募集资金总额超1070亿元全域旅游持续发展,策划组织首届线上旅游惠民月”“岭南味佛山品文旅复苏、全域旅游推介周5G直播等活动。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加快融合发展,南海区成功申报国家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发展试点,是广东省内唯一获得试点的区域。

都市型农业稳步发展。岭南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快构建,建有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6个、市级现代农业园区39建成市级菜篮子基地68家,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基地14家。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加快完善,省级农业龙头企业增至57家,市级农业龙头企业增至147家,农民专业合作社达374家。粮食生产能力稳定提高,完成新增1.05万亩早稻种植任务

  1.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技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

创新平台载体建设稳步加快。三龙湾高端创新集聚区加快建设,季华实验室一期建筑投入使用,科研人员规模1000佛山国家高新区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实现工业总产值4220亿元,增长3%佛山仙湖实验室启动基建工作,首批开放基金项目顺利推进。中科院苏州纳米所广东(佛山)研究院、佛山(华南材料研究院、佛山病原微生物研究院、佛山桃园先进制造研究院等创新载体建设加快,与大院大所共建各类创新载体累计达100家,省级新型研发机构24

自主创新能力持续提升。高新技术企业树标提质行动深入推进,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884家、总数5718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加快建设,累计建有省重点实验室29家,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803加强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和孵化,累计建有众创空间86家,科技企业孵化器108实施一批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组织开展新冠肺炎科技攻关专项,给予6个项目2300万经费支持;组织开展产业和社会领域科技攻关专项,23个项目通过立项公示

创新创业环境不断优化。强化科研人员松绑+激励机制,出台《佛山市促进科技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等,推动市科技创新券全国使用、佛山兑付。深入推进科技金融融合发展,完善市创新创业引导基金顶层设计,市创新创业引导基金市场化子基金总规模达90.7亿元。深入实施人才新政23,做优做实人才服务工作,新增高层次人才2228人。

(四)全力抢抓“双区驱动”战略机遇,开放型经济新格局加快构建。

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不断加快。制定出台佛山市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2020年工作要点》《关于贯彻落实金融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意见的工作方案等,深入推进大湾区重大平台和重点项目建设,顺德粤港澳协同发展合作区、粤港澳合作高端服务示范区等特色平台加快建设,佛山港澳青年创业孵化基地动工建设,佛山工合空间累计进驻港澳团队37个。

构建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格局深入落实。广佛全域同城化加快推进与广州共同编制广佛高质量发展融合试验区建设方案和总体规划,携手共建四个万亿级产业集群,广州地铁7号线西延顺德段全线贯通,佛山经广州至东莞城际正式获批,海华大桥建成通车,番海大桥主线贯通。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出台实施《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行动方案》深圳创新+佛山产业深入推进一带一区联动发展势头良好,佛山云浮产业共建持续深化,两区六园建设成效明显。泛珠区域合作稳步推进,粤桂黔滇高铁经济带合作试验区(广东园)建设持续加快。

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取得积极进展。成功举办第五届一带一路泛家居产业发展与国际合作论坛,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进出口1725亿元,增长11.5%启动国家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建设,跨境电商综试区两平台六体系建设积极推进,成功举办首届大湾区全球电商直采节系列活动,引入全国首家全球速卖通大件跨境华南运营中心全市跨境电商进出口总额508亿元,增长543%

(五)纵深推进重点领域改革,经济社会发展内生动力不断激发

行政体制改革不断深化。深化巩固市、区机构改革成果,全面完成镇街体制改革,强市活区实镇发展新格局加快构建政务服务改革稳步推进获批开展佛山市政务服务标准化国家试点项目,一网一门一次改革实现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异地可办、跨层联办、掌上即办数字政府建设深入推进,作为广东省唯一地级市参展第三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放管服改革持续深化,创新推行商事登记24小时全自助智能秒批”“证照联办”“一照通等改革举措,企业开办全流程时限压缩到0.4天,排名全省第一。在全国首创政府补贴秒报秒批秒付服务新模式,政策资金秒速兑现。在全国首创人工智能+双随机监管,经验做法被国务院办公厅作为首批十大放管服典型经验之一向全国推广。

经济体制改革加快推进。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线,出台实施《佛山市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2020年工作方案,深化落实巩固、增强、提升、畅通方针。积极谋划建设国家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试验区,国家制造业转型升级综合改革试点深入推进。持续深化营商环境综合改革,印发实施《佛山市进一步深化营商环境综合改革2020年工作要点》,在2020年广东省营商环境试评价位列全省第四。扎实推进国资国企和事业单位改革,累计完成国有僵尸企业出清466户,完成省下达任务。

社会管理体制改革持续巩固。社会治理水平不断提高,在全省率先出台《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实施方案(2020-2022年)》,禅城区全国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建设稳步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加快推进,印发实施2020年佛山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要点》,市公共信用信息管理系统基本覆盖全市市场主体和流动人口。法治佛山工作成绩优越,在2019年度法治广东建设考评中获优秀等次。

(六)大力提升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水平,城市形态功能品质不断提升。

城市空间格局持续优化。新一轮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形成阶段性成果,“1+1+7组团式、多中心、网络化城镇空间布局加快构建东平河水轴线规划建设积极推进92个子项目启动66动工23城市绿化品质不断提升新增绿化面积1.89万亩,完成36个河心岛的生态修复验收工作,全市16个万亩公园18个千亩公园全面启动规划建设

城市建设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城市更新行动深入推进,新增实施“三旧”改造面积1.92万亩,完成改造面积1.22。加快村级工业园整治提升,完成拆除和土地平整面积7.29万亩积极推行排水设施三个一体化管理,海绵城市建设进展顺利,全市已建成并达到海绵城市要求82.31平方公里,地下综合管廊总长度56公里。高质量高标准推进碧道建设,已碧道130公里节水型社会创建成果显著,完成创建280个公共机构节水型单位及60家节水型企业。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扎实开展全市公共机构垃圾分类实现全覆盖。厕所革命新三年行动计划深入推进,累计新(改)建城市公厕301座。

现代化基础设施加快推进。佛山新机场选址工作进展顺利。城市轨道交通加快建设,广湛高铁、南沙港铁路、广佛环线佛山西站至广州南站段、佛山地铁2号线一期、3号线、南海新交通试验段、南海区有轨电车里水示范段等进展积极。城市路网不断完善完成一环高速化改造,一环西拓北环段建成通车,新打通20断头路。新型城市基础设施稳步推进,累计建成充电站217座、充电桩6342个、加氢站24座,公交车100%实现新能源化5G基站7541座,累计达9242座,超额完成省下达年度建设任务。

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乡村振兴58项硬任务全部完成百里芳华乡村振兴示范带加快打造,第一批47个重点项目全部启动。美丽乡村五大行动扎实开展,全市干净整洁村、美丽宜居村、特色精品村比例分别为100%72.3%12.5%。积极发掘水利历史文化遗产,佛山桑园围成功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成为广东省第一个世界灌溉工程遗产。特色小镇建设加快推进,南海大沥智慧安全小镇等9个特色小镇入选第三批省级特色小镇培育库名单,我市特色小镇入选省级培育库累计达21个,居全省第一

(七)坚决打好打赢三大攻坚战,各项任务取得扎实成效

决战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对口支援西藏墨脱县,四川甘孜州乡城县、得荣县,新疆伽师县、兵团第三41团以及对口凉山扶贫协作的11个贫困全部实现脱贫摘帽对口帮扶湛江、云浮的254个相对贫困村任务圆满完成,累计推动现行标准下27个贫困县、2697个贫困村的106.7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与黑龙江双鸭山市对口合作进一步深化。

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空气质量持续改善,空气优良天数比例达到91%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同比改善22.3%二氧化硫、二氧化氮、PM2.5六项指标均优于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水环境质量稳步提升,市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100%13个国控及省控考核断面全部达到或优于类水质,其中10个断面水质优良圆满完成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全覆盖目标任务,全市核发国家排污许可证3391张、排污登记超6万家数量居全省前列。固废收集处置能力不断提升,建成19个危险废物收集贮存试点单位,全市危险废物处理处置能力增至41.25万吨/年,焚烧能力实现零的突破完成省下达能耗双控任务,2019年度省节能目标责任评价考核中取得超额完成等次。

重大风险有效防范化解。落实政府债务限额管理积极争取新增债等债券资金,2020年获得省下达各类债券资金共计252.08亿元严格防范化解隐性债务风险,切实堵住违法违规举债后门加强金融风险监测防控,全市银行业机构不良贷款率控制在较低水平,有效防控并处置德奥通航等上市企业风险,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严格落实房地产调控政策,大力整治国有工业用地违规改建类住宅和商业物业、集体土地建设以租代售乱象,保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八)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公共服务供给不断加大。稳就业保就业成效良好,城镇新增就业8.6人,城镇登记失业率2.48%教育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教育全学段全链条快速发展,完成学前教育5080”攻坚行动,新(改、扩)建幼儿园69所、新增学位2.56万个,新(改、扩)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40所、新增学位5.9佛科院在软科发布的2020年“中国最好大学”排名提升228健康佛山建设加快,我市被纳入全省疫苗国家监管体系评估试点城市,疫苗监管体系佛山样本获全省推广,高水平医院建设登峰计划扎实推进文化旅游体育事业不断提升,三龙湾游船项目开通运营,市博物馆新馆主体完成验收,已有及在建博物馆、美术馆238家,全市行政村(社区)体育健身设施覆盖率达100%

民生保障水平持续增强。全市财政民生支出678.99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67.7%养老服务体系继续完善,全市民政备案养老机构82家,居家养老服务供应商24家,社区养老服务设施100%覆盖,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提高到300/·月,企业职工养老保险人均养老金提高到3449/·月。医疗保障水平不断提升,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商业补充保险+医疗救助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日趋完善社会救助保障能力持续提升,全市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提高至1080/·。落实低收入群众临时价格补贴与物价上涨联动机制,发放补贴超过7231万元,惠及46.61万人次。落实退役军人优抚安置政策,连续第九次被命名为全国双拥模范城。

社会大局维持稳定。坚决打赢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收官战,纵深推进飓风2020”专项行动,坚决铲除黄赌毒违法犯罪,两打两控专项行动考评排名并列全省第一,第三次荣获全国文明城市荣誉。完善和落实安全生产和消防安全责任制,不断加强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公共安全领域风险有效防范化解。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学校食堂和养老机构食堂实现互联网+明厨亮灶全覆盖,2019年度佛山市餐饮质量安全综合评分排名全省第一。着力保障粮食物资和能源安全粮食安全考核连续四年被省评为优秀等次,市物资储备综合基地加快筹建,全市电力成品油、天然气等能源稳定供应

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认识到佛山经济社会发展还面临诸多问题受疫情不利影响,叠加外部风险挑战加剧,经济回复基础尚不牢固。产业结构和层次整体还不高,引领性重大项目不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要素资源约束日益凸显。城市形态功能品质有待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还不高,区域发展还不够均衡,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任务艰巨。稳就业保就业压力依然不小,医疗卫生、教育、住房等公共服务领域短板较多基层社会治理任务仍然繁重,潜在风险隐患不容忽视,等等。必须直面问题,迎难而上,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二、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安排意见

2021年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特殊重要性的一年,做好今年工作意义重大。综合内外部宏观经济形势,我市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存。从国际看,世界经济形势仍然复杂严峻,复苏不稳定不平衡,疫情冲击导致的各类衍生风险不容忽视从国内看,我国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发展韧性强劲社会大局稳定,继续发展具有多方面优势和条件,疫情变化和外部环境存在诸多不确定性,经济恢复基础尚不牢固从我市看,佛山站在经济总量破万亿后发展新起点,且具有双区驱动效应持续释放、全省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格局加快构建等有利机遇,推动高质量发展更具有利条件,经济社会建设较多短板需要补齐,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还有不差距。为此,全市上下要增强忧患意识,坚定必胜信心,努力战胜各种困难挑战,推动经济持续恢复和高质量发展,为全国、全省发展大局作出更大贡献、展现更强担当。

做好2021年工作,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深化落实省委1+1+9”工作部署,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高水平参与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统筹发展和安全,实现经济行稳致远、社会安定和谐,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开好局、起好步。

综合考虑国内外宏观形势和我市自身条件,结合市十四五规划目标,建议2021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安排如下: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以上;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左右;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

——进出口总额与上年持平;

——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左右

——研发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75%

——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左右;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

——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

——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幅度完成省下达目标任务;

——主要污染物排放量下降幅度完成省下达目标任务。

为实现上述目标,2021年重点做好以下方面工作:

  1. 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积极参与构建新发展格局。

全力扩大有效投资。积极争取地方政府专项债、中央预算内投资等政策支持,引导资金重点投向两新一重建设加强5G、数据中心、工业互联网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加氢站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加大市政工程、公共卫生、环保设施物资储备、防灾减灾等领域补短板投资力度。落实工业技改奖补政策,鼓励企业增资扩产、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推动工业投资平稳增长。大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安排省、市重点项目投资超1100亿元。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制定出台我市进一步促进重大产业项目招商引资工作的若干意见,构建市级统筹、区为主体、部门协同、市区联动招商引资工作机制新格局开展市领导“赴百家企业上门招商”专项行动,力争引进超10亿元或1亿美元的重大产业项目60个,签约投资总额超1000亿元

着力激发消费活力。充分发挥我市完善促进消费体制机制工作领导小组作用,统筹协调推动居民消费扩升级。发力提振传统消费,落实促进汽车消费的政策,优化家电家具产品供给,大力实施粤菜师傅1+5”系列工程建设,促进汽车、家电家具、餐饮等传统消费持续升级。优化服务消费供给,不断创新文旅体业态,提质发展重点商圈、景区和民宿集群,加快打造绿色生态康养中心、运动康养中心,着力提振文化、旅游、体育、康养等服务消费。挖掘释放新兴消费潜力积极引导培育定制消费、体验消费、首发经济等消费模式新产品新业态。繁荣发展夜间经济,质推进我市夜间经济集聚区示范点建设。积极创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申报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开展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创建广东省放心消费城市,多措并举优化城市消费环境。

大力推动外贸外资提质增效。继续落实省稳外贸20市稳外贸18等政策,稳妥应对外贸不确定性影响,加大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应用,实现进出口总额与2020年持平。加快培育外贸新业态新模式,建设跨境电商综试区两平台六体系,打造有佛山特色的跨境电商综试区,推动佛山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集聚区向乐从镇扩展,引导支持更多制造企业利用市场采购平台出口。加大进口工作力度,研究出台佛山市促进进口若干措施,支持产业转型升级需要的技术和产品进口。提高利用外资质量和水平,落实好省外资十条,优化佛山外资十条,进一步扩大政策奖励范围,提升对外商吸引力

  1. 大力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

大力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深入实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六大工程,探索建立重点产业链长制,实施四个一培育方案,加快培育2+2+4”产业集群。大力发展战略性产业,巩固提升智能家电、汽车、先进材料、现代轻工纺织、生物医药与健康等战略性支柱产业,培育壮大高端装备制造、智能机器人、新能源、安全应急与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申报国家级氢能产业示范区研究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和产业链提升工程,全面增强产业链控制力和产业集群竞争力。深入实施四上”“大型骨干”“专精特新”“隐形冠军等企业培育工程,培育壮大一批骨干企业。深入推进质量强市战略,开展重点行业质量提升行动,推动企业争创各级政府质量奖,创建培育一批特色品牌,引导企业参与制修订国际、国家、行业标准,加快打造佛山标准

提升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推动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加快现代金融业发展,推进重大金融平台建设。突出发展工业设计,做优做强做大广东工业设计城等平台,培育高水平设计机构和设计品牌,努力打造全国工业设计创新发展高地。着力发展现代物流业,高水平建设佛山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提升发展现代会展业,以潭洲国际会展中心为龙头引领,大力打造产地展、品牌展等工业会展标杆提质发展生活性服务业提升体育康、养老托幼、家政物业等生活性服务业。

深入实施数字经济发展战略。系统布局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布局数据中心等云计算基础设施,大力打造工业互联网平台,推进5G与工业互联网融合创新。大力推进数字产业化发展,加快广东福能大数据产业园、腾讯工业互联网粤港澳大湾区基地等重点园区和载体建设。推动数字技术赋能佛山制造转型升级利用5G、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工业互联网等技术加快推进传统制造业数字化转型

  1.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不断增强发展新动能。

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深入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和规模化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培育更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企业,力争全市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总量年内达到6000支持龙头企业参与国家和省重大创新平台建设,引导有条件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建立研发机构,加大研发投入增强技术创新能力,形成创新型领军企业顶天立地、科技型中小企业铺天盖地的发展格局。

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大关键核心技术攻坚力度,持续财政科技投入100亿元以上针对制约佛山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探索实施重大科技任务揭榜挂帅,组织开展一批核心技术攻关项目,努力承担更多国家和省重大科技专项,争取获得原创性成果和自主知识产权,加快突破我市优势产业链条上的卡脖子技术问题。

完善创新创业生态。持续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建立健全季华实验室、佛山仙湖实验室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完善科技计划管理制度加速推进科技金融产业融合创新,不断完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提供更具特色和定制化的科技金融增值服务。积极申报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创建市,加快实施知识产权培优和护航工程,建设完成佛山市版权发展服务中心,高质量完成全国版权示范城市创建验收。打造高水平创新创业人才队伍,引进培育一批具有国际水平的科技领军人才、高技能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完善创新创业孵化体系,打造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区的全链条服务。

加快建设创新平台载体。以更大力度、更高标准推进三龙湾高端创新集聚区和佛山国家高新区等创新功能区建设,高质量推进季华实验室、佛山仙湖实验室建设,积极争取更多国家级、省级重大创新平台落户持续实施大院大所合作行动计划和创新驱动助力工程,深化与清华大学、中科院等国内外著名高校、科研院所等合作,整合资源加快创新进程,抢占技术制高点。

  1. 加大改革攻坚力度,不断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

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深化强市、活区、实镇体制机制改革,增强市级统筹能力,完善各区竞合发展机制,夯实镇街治理根基。深化推进放管服改革,持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推行政务服务标准化。继续推动构建简约高效的基层管理体制,推动更多资源、管理权限和民生服务下放到基层。深化事业单位改革,推进事业单位功能重塑再造和整体效能提升。

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持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同时注重需求侧管理,加快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深化国家制造业转型升级综合改革试点,谋划建设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试验区,完善有利于制造业企业健康发展的体制机制,充分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积极落实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1+3”政策,谋划创建民营经济示范城市。深入推进要素市场化改革,畅通要素流动渠道,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坚持以评促改深化营商环境综合改革,加快对接国际营商规则,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持续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推动市属国资国企在资本布局结构、混合所有制经济、治理结构等重点领域改革取得新突破。开展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试点。

稳步推进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加快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启动市公共信用信息管理系统第三期建设,实施信用查询全覆盖。全力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健全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组织体系,健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和疏导机制、危机干预机制,完善社会矛盾纠纷多元预防调处化解综合机制全面加强依法治市,开展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工作,完善公共法律服务供给,进一步提升法律服务质量和效能。

  1. 全方位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开拓合作共赢新局面。

加快推进广佛全域同城化建设。加快广佛高质量发展融合试验区建设,集中精力率先建设启动区推进广佛数字经济协同创新区等平台规划建设。全面深化广佛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协调发展,加快共建先进装备制造、汽车、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与健康等4个万亿级产业集群加快推进跨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确保番海大桥、广佛肇高速全线建成通车,加快广佛环线佛山西站至广州南站段、广佛环线佛山西站至广州北站段佛山经广州至东莞城际广州地铁7号线西延顺德段建设,构建广佛一体化交通网络。积极推动教育、医疗、就业等领域合作,深化政务服务跨城通办,加强生态环境共治共享,共建共享广佛优质生活圈。

深化与深圳合作发展。加快建立佛深产业合作专区,推进深圳科技园佛山科创园、顺深产业城等项目建设,主动承接深圳优势产业和科技创新溢出效应,推动深圳创新+佛山产业落到实处。积极对接深中通道、南沙大桥,推动佛山至中山高速等交通基础设施规划建设,加快形成佛深1小时经济圈

深入推进对港澳开放合作。深化香港+佛山澳门+佛山合作机制,高标准建设粤港澳合作高端服务示范区,持续深化与港澳在科技、金融、贸易、文旅、专业服务等领域务实合作。深入实施湾区通工程聚焦推动佛山与港澳基础设施硬联通制机制软联通。积极推动与港澳社会事务合作引进港澳优质公共服务,建设佛山港澳青年创业孵化基地,共同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

多维拓展区域开放协作。加强与珠江口东西两岸城市合作,加大与东莞、惠州中山、珠海等城市在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协同发展、公共服务供给上的合作力度。加强与沿海经济带和北部生态发展区协同合作主动与汕头、湛江开展海洋经济合作,深化推进佛山云浮合作共建产业园区。深入推进粤桂黔滇高铁经济带建设推动高铁经济带合作试验区(广东园)加快建设。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接续做好东西部扶贫协作、对口帮扶、对口支援与对口合作工作,接续实施高明革命老区、三水南山侨区特别帮扶计划

  1. 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不断提升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

提高城市规划建设水平。高标准完成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开展蓝线、绿线、产保区等专项规划编制,以高水平规划引领全市高质量发展。高标准规划建设万里碧道,年内完成220公里碧道建设任务用好用活用足三旧改造利好政策,加快推进城市更新行动,继续推进108市级重点推进项目建设实现70个项目实质性启动,6个旧村居改造项目动工加大村级工业园整治提升,按照市土地储备计划推进城镇连片开发建设推进三龙湾高端创新集聚区、佛山国家高新区、粤桂黔高铁经济带合作试验区、顺德博智林机器人谷、高明环保科技小镇、南三合作区、市集中成片产业用地储备计划范围等土地成片开发工作,全市动态储备1.3万亩以上集中成片产业用地,其中2021年完成1万亩深入开展宜居佛山共同缔造行动,加快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全力推进公共机构、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小区及示范片区建设。

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佛山新机场建设,加快推进机场及周边综合交通配套设施建设。共建共享轨道上的大湾区,加快广湛高铁南沙港铁路、佛山地铁2号线一期、3号线、南海新交通试验段、南海区有轨电车里水示范段等建设,积极推进珠肇高铁及佛山地铁2号线二期、4号线一期、11号线规划建设。提升城市路网快速连通水平,加快推进一环西拓、季华路西延线、塘西大道三期及其南延线等在建项目建设,再打通20断头路,完成交通拥堵点治理33处。推进国家公交都市示范城市创建,加强公交专用道和公交站场建设,完善慢行交通系统,规范共享出行发展。优化西江黄金水道港口码头布局,强化江海、水陆联运功能,积极融入大湾区港口群。积极开展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试点,新建5G基站5100,新建污水管网700公里、排查修复老旧管网300公里

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抓紧抓实粮食和生猪等重要农产品生产,加快发展现代渔业,进一步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高位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建高水平农业科技示范市,大力开展水稻、畜禽等育种科技攻关,积极推动与中国农科院合作共建项目落地建设,加快创建一批国家级、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深入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推进厕所革命、生活垃圾处理和污水治理,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加强农房管控和农村风貌提升,加快百里芳华乡村振兴示范带及60个市级示范村建设,连线连片建设岭南特色精美乡村

持续改善环境质量。深入开展水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提档升级河长制湖长制,推进广佛跨界流域治理和城乡黑臭水体整治任务,保障全市饮用水源安全。全面推动大气污染源头精细治理,稳步改善环境空气质量。稳步推进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推进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提升市容环境卫生水平,积极创建无废城市,系统推进危险废物全过程严格管控。完善自然生态文明体系建设,推动自然生态保护和修复,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构筑生态安全屏障。着力推动园林绿化增绿提质,推进出门见绿、四季见花工程,建设一批口袋公园、微绿地示范项目。加快推进能源结构调整,进一步降低单位GDP能耗,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增长。

(七)持续改善人民生活品质,推动社会民生事业全面进步。

提升公共服务水平。优先稳就业保用工,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和多渠道灵活就业,确保就业形势稳定。加快健康佛山和卫生强市建设,推进高水平医院建设登峰计划,加快市中医院扩改建、市二医院新院区等工程建设,建立健全城市医疗急救网络,加强艾滋病等疾病防治,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提升应对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能力。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推进高水平教育现代化,积极推动创建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区和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力争动工或完工新(改、扩)建幼儿园48所、新增学位1.9万个动工或完工新(改、扩)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40新增学位3.9万个推进佛科院第二轮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和强特色建设,高起点规划建设香港理工大学(佛山)。推动顺职院建设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院校、佛职院建设全省一流高职院校。推动文旅体事业高质量发展,全力创建省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持续推进村居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和体育健身设施全覆盖。

优化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慎终如始做好疫情常态化防控,推动重点机构场所做实做细各项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加强对困难群众的摸排和救助。进一步健全完善多层次医疗保障制度体系,深入推进DRG付费改革国家试点工作,深化药品和医用耗材供应链改革,努力构建以促进健康为导向的创新型医保制度体系。完善药品(疫苗)安全事件应急管理机制,保障疫苗信息从采购到接种全链条可追溯。进一步扩大基本养老保险覆盖面,促进新就业形态从业人员参保,落实养老保险待遇调整机制加强城乡社区配套公共服务用房建设,完善人才安居和基本住房保障制度。进一步加强社会救助工作建设体系建设,完善基本生活救助制度,修订佛山市特困人员供养工作办法适度扩大低保范围。进一步提高退役军人优抚优待水平,持续创新双拥工作,做好退役军人移交安置与就业创业工作,提升消防救援队伍职业保障水平。全面铺开适度普惠型儿童福利服务体系,促进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加强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开展新一轮残疾人两项补贴标准制订工作。

确保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坚决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继续完善政府债务管理,守住金融安全底线,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加强国防教育,建立健全扫黑除恶常态化机制,严打违法犯罪行为,进一步巩固创建全国禁毒示范城市工作成果。深化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加大佛山阳光餐饮平台应用。落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加快推进佛山市物资储备综合基地建设,着力保障粮食等重要农产品、重要物资供应,稳定全市电力成品油、天然气等能源安全。完善和落实安全生产和消防安全责任制,全面排查危化品等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生产隐患,强化道路交通安全、公共消防安全整治,提升公共安全防范治理水平。扎实推进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工作,做好森林防火等工作,切实提高自然灾害防治水平。



主办:佛山市发展和改革局

地址:佛山市禅城区岭南大道北12号3号楼佛山市发展和改革局邮编:528000

电话:0757-83334944传真:0757-83329070

邮箱:bgs@fsdr.foshan.gov.cn

-